為深入開展(大別山紅色教育 孫老師18837625638)“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活動,進一步提高黨員的理想信念和黨性修養(yǎng),加強干部隊伍建設(shè),金秋十月,我局攜手大別山新縣薪火相傳紅色教育培訓中心,組織干部職工四十余人赴河南新縣,聆聽先烈故事,學習革命精神,傳承紅色基因,受到了深刻的革命傳統(tǒng)教育。
新縣被稱為“紅軍的故鄉(xiāng),將軍的搖籃”,是全國著名的“十大將軍縣”之一。這里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、鄂豫皖蘇區(qū)首府所在地、堅持大別山紅旗不倒的中心地、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落腳地,先后誕生了紅四方面軍、紅二十五軍、紅二十八軍等主力紅軍,培育了許世友、李德生、鄭維山等40多位共和國將軍,為革命事業(yè)犧牲了數(shù)萬名優(yōu)秀兒女,為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貢獻。
幾天來我們先后參觀了新縣鄂豫皖蘇區(qū)首府革命博物館、鄂豫皖蘇區(qū)首府烈士陵園、鄂豫皖蘇區(qū)將帥館、紅四方面軍總部舊址和許世友將軍故里等地,通過聆聽講解和紅色教育培訓,對新縣革命先烈的革命業(yè)績有了清晰的了解。
新縣位于大別山腹地,七八十年前是我黨在大別山地區(qū)領(lǐng)導人民群眾進行革命斗爭的重要活動區(qū)域,王志仁、桂步蟾、吳煥先、高敬亭、葉成煥、劉名榜等仁人志士早期革命時在此浴血戰(zhàn)斗,寫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。從1921年到1949年,黨組織和革命武裝一直堅持在這里活動,堅持革命斗爭,28年紅旗不倒,迎來了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,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。在漫長的革命歲月中,這里先后誕生了紅四方面軍、紅二十五軍、紅二十八軍等主力紅軍,為了革命事業(yè),新縣老區(qū)黨組織和人民群眾始終聽從黨的指揮,追隨、支持、服務黨領(lǐng)導的革命斗爭,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。據(jù)培訓老師講,當時新縣總?cè)丝谥挥?0萬人,參加紅軍犧牲的烈士就有5.5萬人,可以說是“村村有烈士,戶戶有紅軍,山山埋忠骨,嶺嶺駐忠魂。”每一寸土地上都流淌著革命先烈的鮮血。尤其是“紅田”慘案震撼人心。“黃麻起義”遭受挫折后,1927年冬天到1928年初的兩個月里,當?shù)氐刂髑遴l(xiāng)團勾結(jié)國民黨十二軍教導師一個營撲到新縣箭廠河地區(qū),瘋狂鎮(zhèn)壓革命群眾,先后在一塊不到30平方米的稻田里屠殺了300多名黨員和革命群眾。平均每平方米的土地,就堆疊著10多位烈士的軀體,浸染著10多位烈士的鮮血,烈士的鮮血染紅了整塊稻田,多么慘烈與悲壯!這塊稻田因此被當?shù)厝罕姺Q之為“紅田”。革命斗爭的殘酷性,讓我們一次次被烈士們的事跡震撼而感動落淚,切實感悟到革命時期鄂豫皖蘇區(qū)人民投身革命、不畏犧牲的革命精神以及堅定的共產(chǎn)主義信念。讓我們?yōu)槟切└锩攘覀兡е戮矗钋芯拺阉麄兊牟恍喙住8锩容厒儓猿?8年紅旗不倒,艱苦斗爭,不僅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,也孕育出了“堅定信念、胸懷全局、團結(jié)一心、勇當先鋒”的大別山精神,成為后輩寶貴的精神財富。
通過此次紅色教育活動,我們真切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來之不易,我們要銘記先烈們的豐功偉績,時常重溫黨的歷史,感受革命的曲折、艱辛與犧牲,學習革命前輩堅持真理、堅定信念、堅韌不拔的高貴品質(zhì),積極弘揚革命前輩用鮮血和生命凝結(jié)的紅色基因,將大別山精神轉(zhuǎn)化為干好本職工作的強大精神動力,進一步提升政治理論和業(yè)務素質(zhì),加強黨性修養(yǎng)鍛煉,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,勇于擔當,樂于奉獻,為實現(xiàn)中國夢獻出自己的光和熱。
新縣有多處中宣部命名的“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”,這里的紅色資源豐富而厚重,我們此次的教育活動僅是翻開了先輩們英勇革命的一頁,還有許多英雄故事待我們?nèi)ヱ雎牐有許多革命先烈待我們?nèi)ゾ拺眩有許多革命精神待我們?nèi)W習,這是我們?nèi)≈槐M用之不竭的精神寶藏。
我們期待著再次到新縣,去跨越時空感悟先輩們的烽火歲月和不畏犧牲的革命精神,進行再一次的心靈洗禮。